阿龍香腸熟肉與阿明豬心冬粉一樣,永遠都是人潮不斷的好評老店。在這趟台南10月行我終於如願以償來一試。
香腸熟肉其實就是北部所稱的黑白切,只是將此為桌上主角,不再只是搭配麵食或飯食的配角。
阿龍香腸熟肉的品項多達二十種,每切一種都是均價二十元。對於喜歡吃多樣小菜的人,這裡簡直是夢幻天堂。

小時候跟著父母去小吃攤吃飯,父母必定點湯麵或滷肉飯會切兩三樣小菜搭配著吃。這項習慣一直影響到我長大,我認為吃麵條或是滷肉飯配小菜是天經地義的事。直到枕邊人告訴我,他們家在外面吃小吃沒這個習慣,我才知道我的童年活得多奢侈。
來阿龍用餐,首先要先排隊,邊排隊邊思考等等要點哪些小菜,光是想這件事,排隊就變得異常快速。往往輪到自己,才發現每一樣幾乎都想來一份呀!








如果肚子餓,可以加點肉燥飯搭配,或是像我一樣點碗竹輪湯也是個好選擇。








我負責佔位,枕邊人負責排隊。我把想吃的菜色用手機發訊息給他,這樣方便多了。
觀察店內負責切菜的大哥,手幾乎沒停過,左手拿起料,右手便順勢切成塊。熟練得應該即使閉眼都能一氣呵成這些動作。




我們點了蝦捲、魚蛋、脆腸、鯊魚肉、豬心、香腸、茄子、苦瓜、蟳丸、粉腸,總共十樣。下次來應該就可以把菜單都吃過一遍。
小菜會附上黃芥末和醬油膏,這是很常見的台南醬料。




每樣味道都乾乾淨淨,非常美味,小菜上頭會附醃漬的白蘿蔔來搭配。








有幾樣是特別想記錄的。比如南部的粉腸就是這粉色很像香腸的玩意兒,是豬肉用各種香料醃漬所製成的料理,不是北部所指的豬內臟部位,來這裡可別搞混了。




還有長得跟日本的玉子燒相似,是有南部才吃得到的「蟳丸」。由蝦仁、荸薺、鴨蛋,並和以太白粉、地瓜粉作為定型製成的料理。




早期的蟳丸是真正取蟳肉來製作,但現今可能因為成本關係或是工法太過繁複,所以香腸熟肉攤再也不見真正的「蟳丸」,實在可惜呀!
而這裡的鯊魚肉跟煙燻過的鯊魚肉不一樣,保留鯊魚肉原始的風味,肉甜又爽口,蠻美味的。




其餘皆是較為熟悉的豬內臟部位,北部也能嚐到,就不在此多做敘述。
下次還想嚐嚐看其他這次沒嘗試到的菜色,看來11月得再安排一趟了。
阿龍香腸熟肉
地址:700台南市中西區保安路34號
電話:+886927198280
營業時間:10:30–20:00(週一店休)
・更多小店故事、美食交流、食材器皿團購,歡迎加入社團「日常好食X日常選物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