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身為鏡花水月,經過一番整頓後改名『麵屋千雲』重新出發,身邊的麵友去吃了之後,都給予正面的評價,我也將此店一直放在心上,想著哪天要來去一下。
(由於我沒有吃過鏡花水月時期的拉麵,所以這邊就不做比較,單純記錄這次的用餐心得。)
我算是喜歡吃拉麵的人,幾年前真的蠻常吃,後來為了健康因素,吃拉麵的次數減少很多,所以跟拉麵社團的麵友相比,我吃過的店家數量簡直是小巫見大巫。
隨著年紀增長,對於拉麵的口味和喜好也跟著改變,從喜歡粗麵轉而喜愛細麵的順口感,從喜歡濃郁豚骨湯頭到愛上細緻恬淡的鹽味或醬油。
以上種種原因,導致我老是沒事往悠然跑,跑到老闆叨念我說,你偶爾去吃吃別家的店吧!
剛好這天是週一,悠然也沒開,許多拉麵店也是這天公休,才讓我有機會吃到麵屋千雲。
位在林森北路巷弄裡的麵屋千雲,整個店面設計相當日系,店員也會使用日文來應對日本客人,這算是在這區生存必備的技能之一。

明亮的空間,木質系的寬敞吧台,一旁設有一般的桌椅區,提供多人用餐時使用,以拉麵店的座位數來說,還算蠻多的。
店家主打雞白湯拉麵,有濃厚及鹽味兩種口味可選擇,在菜單內容的設計上,可能考量到附近上班族客群,也提供一些下酒菜料理。




我和枕邊人兩種口味都點了,不過我只點基本款的濃厚雞白湯拉麵,他則是選擇配料比較豐富的招牌鹽味雞湯拉麵,另外我們還點一份雞肉煎餃及叉燒飯一起分享。




先是濃厚雞白湯拉麵上桌,湯頭看起來相當濃稠,雞隻熬煮過的精華膠質佈滿在湯面上。
店家除了使用雞肉熬煮,還加入柳葉魚及鯖魚的魚介來添增風味,上頭還有柚子皮,使得湯頭喝起來有層次感,喝的時候先是感受到雞湯的鮮甜,後面魚介的鮮味逐漸湧現,有點快要厭膩的時候,又有一絲清爽的柚子皮來轉味,而湯頭裡的紫洋蔥也有類似的提點效果。




我蠻喜歡這樣的組合,鹹度上對我是剛好,可能有些習慣吃重鹹的人會覺得偏淡,但如此溫順的鹹度,讓我不知不覺把湯都喝到見底。
麵條則使用日本的三河屋製麵,雖然上桌時我有耽誤一點時間拍照紀錄(大約5分鐘),入口麵條仍帶有嚼勁,以硬度來說,我想應該都是大部分麵友能接受的水準,而麵體的寬細度搭配此湯,巴湯的能力佳,在吸附麵條能同時嚐到湯頭的滋味。
在配置上,濃厚雞白湯拉麵的豬、雞叉燒各有一片,其中豬叉燒讓我感到甚是驚喜,軟嫩且無豬腥味,至於雞叉燒,則因為還蠻常吃到舒肥法的雞肉,倒是沒有感到太多意外。
另一口味鹽味雞湯拉麵,我只淺嚐了幾口湯和一些配料,這是和前一碗截然不同風格的拉麵湯頭。




使用雞肉及柴魚製成的清爽湯底,一樣加入了柚子皮,只是這回柚子皮的香氣在鹽味湯頭裡更是明顯,像是引領出主味的角色,使得湯頭顯得更加清甜可口,風味雅緻卻富有個性,是一碗非常適合在夏日品嚐的拉麵。
配置上的雞肉丸和溏心蛋我都各吃了一份,雞肉丸讓我想到五黑家,若兩家相比,還是五黑家的略勝一籌,而溏心蛋則帶有金黃膏狀,我加到濃厚雞白湯裡一起吃,倒是很合適。




叉燒飯是以豬叉燒切成方塊,淋上醬汁,叉燒烹製得十分入味,鹹香到位,底下的白飯煮得粒粒分明,吃的時候偷偷的想,要是將單純的白飯加進濃厚雞白湯,鐵定也是另一番誘人滋味。




最後是雞肉煎餃。
餡料以雞絞肉加上紫蘇,口味別緻,我尤愛紫蘇那陣陣清香,故餡料我私心給予極高的評價。




讓我覺得不足的點是外皮煎功似乎有待加強,餃子吃起來有些吃油,使得入口的口感處於要脆不脆、要軟不軟的狀態,實在可惜了那美味餡料。
平心而論,麵屋千雲在競爭激烈的拉麵戰區,表現算是超出我意料,加上營業時間拉長到深夜三點,對於半夜突然想吃拉麵的人來說,確實是一大福音,也是店家經營上的優勢。
相信若能保持如此品質水準,定能有忠實顧客長期跟隨,也非常期待之後能推出限定拉麵,讓我們拭目以待。
麵屋千雲
地址:台北市中山區林森北路105號
電話:02 2523 3198
營業時間: 12:00–15:00 、18:00–03:00
・更多小店故事、美食交流、食材器皿團購,歡迎加入社團「日常好食X日常選物」
延伸閱讀
[拉麵]創作拉麵 悠然|獨樹一格的新元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