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悶熱得像是在悶燒鍋裡呼吸的台北盆地,穿過雪隧來到礁溪,炎熱依舊,卻能時不時被蘭陽平原的夏風吹拂臉龐,至少能感受到些許「涼意」。
好幾次來礁溪,專程到香腸伯那狠狠吃它個過癮已是慣例,溫泉公園兩側小吃甚多,不過幾乎沒讓我能出現想再二訪的念頭。
這次和我同行的友人,決定找些清淡恬口的料理,於是在旅宿歇腳的時候,用Goolge map隨意點看附近店家,就這麼與花見小路相遇了。

出發前先請店家幫我們保留位置,我們再從住宿點慢慢散步到餐廳。說來有趣,來過礁溪多次,卻甚少在夜晚出沒,沿途經過許多老字號的溫泉旅館,那諾大的霓虹燈招牌,大紅大黃的閃爍,在黑夜顯得特別亮眼繽紛,以溫泉公園為中心,那些白天沒出現的觀光人潮突然地湧現在街上,連交通警察都得站在路口指揮交通,真是好不熱鬧。
幸虧,花見小路正好遠離了那些熱鬧,小店佇立於靠近民宅林立、較安靜的馬路旁,店門口掛了『在此為您服務』的紅布條,店家去年年尾才正式營運,不過網路上並無太多介紹資訊,也許是這樣平凡的鍋物料理,不會是觀光客來礁溪的首選吧!








店內僅有老闆及老闆娘在招呼,因為不趕時間,所以我們不為意的耐心等待,點完餐後,便靜待料理上桌。
花見小路以日式鍋物為主軸,菜盤份量不強調多而在精。




地瓜、南瓜、絲瓜,青江菜等,份量雖少,樣式卻多樣豐富,每種蔬菜川燙一會兒便極為爽脆多汁而清甜,一問之下,原來蔬菜源頭大部分來自宜蘭在地的小農所種植,新鮮無毒,讓人吃得很安心,菜盤也附上兩條鮮蝦和一蛤蠣,也是同樣新鮮鮮美。








我和朋友都選了柴魚湯頭,風味濃郁,不採用一般的高湯粉,店家每日費心製作,天然又健康,一路吃食完,也不見口渴之感,反倒留下一絲淡淡的柴魚香氣。




除了蔬菜的鮮甜深得我心,選用的火鍋配料更是讓我印象尤深,跳脫以往部分店家使用的工廠化學火鍋料,花見小路的竹輪、牛蒡甜不辣、蟹肉棒皆吃得出是從天然食材製作,蟹肉有蟹肉的質地,牛蒡和魚漿組合的滋味濃厚、竹輪更是脆彈可口。
我和朋友從旅宿出門前,剛好轉到日本的旅遊節目,在介紹豆腐料理,所以套餐之外,還特地加點了鱈魚豆腐。




呈現三角形塊狀的鱈魚豆腐,像是年糕那樣口感軟綿卻沒有惹人厭的黏牙感,將豆腐煮好之後,佐上些許柴魚醬油順口地吃下,那融合了高湯和醬油的鹹香,真的是好吃極了。
鍋物的另一主角——肉盤,我們點了培根牛及梅花豬,涮了幾片也覺得挺滿意。












尤其培根牛的肉質軟嫩,油脂豐腴,我特地點了白飯來搭配,才發現在地的宜蘭米無論在米粒的口感、甜度,表現得超乎想像優秀,吃起來完全不輸花蓮、台東的白米,就在陣陣驚嘆之下,一碗飯很快就被我吃食完,甚至還覺得意猶未盡。
















要是平日來訪,還能點限定的雜炊料理,想到便垂涎三尺,心裡當下決定,要再找平日來一嚐雜炊的美味。
朋友的附餐為手工拉麵,也分食了些給我嚐嚐,我一邊享受麵條吸取了柴魚高湯的鮮甜,一邊享受著淡淡的麵粉香及因手工製作才帶有嚼勁的麵條口感。




甜點為紅豆湯,豆粒碩大飽滿,甜度和附上的那壺冬瓜茶一樣,皆恰到好處,喜孜孜的將那碗紅豆湯享用完後,對我而言,是剛好的飽足感,完全沒有平常吃完火鍋料理時湧上來的厭膩,反而很暢快舒適。




今日能在礁溪遇見如此用心經營的鍋物小店,實在太歡喜了,也難得讓我出現下次要再二訪的念頭。




「待會散步回去也消化得差不多,剛好可以在睡前泡泡溫泉呢!」我愜意地伸伸懶腰說道。
走出店外,夏日的晚風徐徐吹來,由溫泉和美食所串連起的,正是我心中認為最美好不過的度假方式啊。
花見小路 在地小農鍋物
地址:262宜蘭縣礁溪鄉信義路59號
電話:0905 428 611
營業時間: 11:30–13:30、17:00–21:00(週二公休,以粉絲團公告為主)
・更多小店故事、美食交流、食材器皿團購,歡迎加入社團「日常好食X日常選物」
延伸閱讀
礁溪香腸伯|宜蘭.礁溪|獨門烤法一試成主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