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氣轉涼,是來自秋日的呼喚。
突然很想吃熱呼呼的麻油雞,那酒香和麻油香從腦海裡竄出,啊,真想吃。
想起去年特地跟母親學了幾招,做過一次挺成功,這回自己在家閒來沒事(枕邊人又出差了),到超市買了材料來煮一頓麻油雞晚餐。
我時常在外頭的餐廳點麻油雞吃,但吃來吃去,總覺得沒有自己母親做的好吃,不是太油膩,就是喝起來有著未揮發完全的酒精味。
後來看母親親自示範一次,我才曉得,原來是水的比例比米酒多,她的米酒只是拿來提味用的。
這也難怪我總是能把母親的麻油雞湯,大口大口的喝個精光。
煮麻油雞的材料很簡單:
適量的老薑、帶皮的雞肉、麻油。
麻油是母親送的,她上回做完麻油雞後,直接要我也拿一瓶回去。
母親是一個很捨得花錢在食材上的人,所以那瓶昂貴的麻油我一直很小心的使用。
其他配料,可以看自己想加什麼,我比較喜歡加菇類配飯吃,愛吃甜的,也能在起鍋前加點高麗菜。
由於電鍋最近故障,我試著改用房東留下來的小土鍋煮米,頭一次火侯沒注意,結果底下全是硬鍋巴,今天倒是煮得剛好。(等我試過幾次比較穩定的煮法,再分享上來)
我先煮麻油雞,待鍋滾轉小火悶煮後,才開火煮米。
其實使用土鍋煮米很方便,只要抓到訣竅,不僅可以省下瓦斯費,還能省電費哩。
等米關火移到桌上悶透時,來煎個麻油荷包蛋吧!
這是我吃麻油雞必備的配菜之一,用剛才煸薑片剩餘的麻油,輕巧的打了蛋進去,滋滋作響很是悅耳。
蛋,很快就能煎好,不急著洗鍋,將切好的薑絲、蔥條和雪白菇丟下去炒香,再洗了點小白菜一起加入快炒,就是今晚的熱炒蔬食。
把菜搞定,這時米也悶好了,打開鍋蓋的瞬間…
噢,抱歉,不會像小當家那樣浮誇的閃閃發光,但是米香的蒸氣冒上了臉,好舒服呢!
為今晚的豐盛拍了張照,傳給遠在葡萄牙的枕邊人。
「我也好想吃麻油雞。」
他回傳了一張看起來讓人感到口乾舌燥的義大利麵,那是他的午餐。
「我今天用土鍋煮米煮得很成功呢!」忍不住跟他分享這份喜悅。
「看起來真好吃,等我回去,一起煮麻油雞吧!」他說。
試喝了一口湯,嗯,跟母親煮的味道差了一點,不過方向是正確的。
我將一點點麻油雞湯淋在白飯上,荷包蛋放到湯裡加熱後,跟往常一樣慢慢的配飯吃。
最喜歡米粒吸飽雞湯後的滋味,加上雞湯裡老薑的辣勁,緩緩暖遍全身,真是讓人感到既安心又滿足啊。
母親的麻油雞作法:
1. 冷鍋放麻油,切薑片,小火慢慢煸炒
2. 加入雞肉,讓外皮均勻上色
3. 水倒入蓋過雞肉,倒入半杯米酒(不愛酒的人適用)
4. 煮滾後(不蓋蓋子),放適當的鹽
5. 轉小火悶煮一下10-15分鐘,即可上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