菜菜朝食最新的企劃,是與山澗室合作,在午後坐在小巷品茶,有著意想不到的寧靜感與收穫。
山澗室主理人益詮,第一眼看到他,只有感到一個「仙」字。
苓之所以會與他合作,是有一次益銓泡茶給她喝,她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平靜和放鬆,於是想透過合作一起分享給菜菜的朋友們。
「妳不一定好像得很懂茶,只管好好的去感受就好。」苓看穿了我的疑慮。
與山澗室合作的日子,菜菜朝食只營業到12點30分,後面就由益詮來接力,而我預約的這天,趕上菜菜的最後出餐時間,一邊吃三明治和咖啡,一邊等著下午的品茶時光。

這天的天氣有些陰沈,天空灰灰暗暗,倒也營造品茶所需要的沈澱感。
益銓在開場之時,詢問在座的我們,有沒有喝過茶,藉由簡單的問題,來開啟這場品茶之旅。








比起咖啡,茶反而是我更常喝的飲品,早餐喝的紅茶,晚餐後隨手沖泡的玄米茶、天氣熱時到飲料店買的手搖無糖綠茶等,茶與台灣人的生活息息相關,我們卻對它既熟悉又陌生。
益銓介紹今日他想分享的茶,為野放茶,也就是不經由人工特意栽種,自然生長在野外的茶,其特色是吸收了該地區的土壤特色,回饋於茶葉之中。
而關於茶的樣貌、茶的型態,我們能夠感受多少呢?








益銓先教我們如何聞香,接著才是飲茶,每款茶每一沖都呈現不同的味道,今日有兩款,第一款是炭焙烏龍「秋肥」,第二款是炭焙鐵觀音「雲深」。




而關於形容茶的滋味,益銓表示他品茶不會特別去說這個味道像什麼,因為每個人的味蕾經驗都不一樣,他喜歡說茶喝起來的意象為何,因為他認為味道是有畫面的。而今天兩款茶的茶單,便是他所喝下時,感受到的畫面,藉由畫筆描繪出來。




一開始聞香時,他看大伙兒用力的湊近茶杯,意圖想聞出些什麼,他忍不住輕輕笑說:「不用刻意吸,而是靠近杯緣,香氣自然會竄進鼻腔,慢慢去感受就好。」




他拿起茶杯,閉上眼睛示範,靈巧地用手腕慢慢轉著杯緣,原來茶香是有層次的,像是一縷青煙,或濃或淡,隨著時間變化,散去時還能感到餘韻。












接著開始飲茶,第一款炭焙烏龍,一開始這款茶給我的力道是比較衝擊、濃厚的,接著開始第二沖、第三沖,突然在中段綻放出一股清甜,然後慢慢的最後一、兩沖,轉為輕盈、柔和。
這款茶層次很分明,我當下打趣的跟益詮說:
「我突然能看懂你的茶單在畫什麼,這款茶我覺得好像是一個老人在爬山,爬到山頂上看到一片美麗的田野風景後,很愉快地走下山。」








他聽完笑了笑,同意我的看法。
第二款炭焙鐵觀音「雲深」,喝得我困惑不已,前面幾沖都十分甜美,但後來沖的又散發一種苦澀,我突然明白益銓一直在說的,茶是有樣子的,「雲深」對我來說,就像是一個任性的女人,喜怒無常,一下子對你展開笑靨,一下子又翻臉生氣,俗話說女人心,海底針,這款茶正好表達了這句話呢!
而益銓也緩緩說了對這款茶的看法,如同他在茶單上畫的,「雲深」如同山裡的雲霧,變化多端,高深莫測,唯有身在深山裡才能欣賞它多變的面貌。
接近尾聲,端上茶點來搭配(苓是得力小幫手),手工麻糬與自製的紅豆餡,麻糬的米香格外襯托茶的高雅,柔軟的口感也正好呼應著喝茶產生的一股舒心。




好鬆好鬆的午後,可以體會苓當初說的,喝完會有一種很想立刻睡著的放鬆感,既安定又平靜,益銓就像是稱職的引茶人,帶領我們去觀看茶的面貌,我才驚覺原來味道可以是立體的、有空間、有畫面的,透過今日的品茶體驗,我對味覺又有更深一層的認識。
山澗室
IG搜尋@tea_mountain.stream
茶會預約請洽菜菜朝食粉絲專頁